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統計,僅春季學期(3月1日—5月27日),全國學校發生火災516起,總數同比去年上升了2%。
從火災發生的場所看,幼兒園、托育機構火災占學?;馂目倲档?5.1%,小學火災占總數的16.2%,中學火災占總數的25.8%,大學及職業技術學院占總數的33.7%,校外培訓機構、成人教育機構等占總數的9.2%。
從場所分布看,高校與職校是“重災區”,宿舍、實驗室、食堂是高校火災的三大高發場景。
那么,近幾年校園的消防建設,尤其智慧消防的建設是怎樣的?今天從幾個維度來探討:
一、政策推動
2024年初,《教育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要求提升校園安全標準規范,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校園安全的規章制度和規范標準體系。
2024年,制定出臺《中小學幼兒園安全指南》,2025年制定出臺《高等學校安全指南》,適時修訂完善《教育系統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指引(試行)》。
2026年,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據2個《指南》,分別研究制修訂各地的平安校園建設標準,推動校園安全管理規范化。
加大安全投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強化安全工作投入,科學合理安排預算,聚焦校園安全風險隱患加強統籌規劃、落實整治資金,切實做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各項任務措施的支撐保障,提高“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能力,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2025年8月5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工程建設標準《中小學校智能化系統設計標準》,其主要內容將校園智能化分為基礎型、標準型、示范型三類,消防系統按類型配置;要求公共廣播系統兼消防應急廣播時,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等。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消防安全管理要求》(2025年11月1日實施),明確日常管理、重點部位監控及火災隱患整改流程。
二、建設現狀
根據《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切實加強全省教育系統消防安全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5〕173號)最新數據顯示,全省學校及幼兒園宿舍未安裝消防煙感報警設備的比例高達67.73%,午休室未安裝比例達31.1%。
學生宿舍缺乏煙霧預警設施、電氣線路老化隱患難監測、消防培訓不足等問題突出。而傳統消防管理模式依賴人工巡檢,在多所學校中暴露出了響應滯后與數據孤島的雙重困境。
基礎設施老舊、管理效率低下、數據孤島問題等,是引起校園火災的主要因素。目前,校園的智慧消防建設可以總結以下幾方面:
1、技術體系
物聯網與傳感網絡: 通過煙感探測器、溫感探頭、智能磁力鎖、消防水壓監測終端等設備,實時采集消防設施狀態(如蕪湖職業技術大學的智能逃生門系統);蘭州大學消防聯網項目實現消防泵、風機等關鍵設備的遠程啟??刂?,填補了多建筑群集中管理的技術空白。
5G+云平臺: 江蘇“智來”5G安防云平臺在北京大學的應用,支持多信號點采樣,提升監測密度與響應速度;云南開放大學智慧運營中心集成消防模塊,支持弱電間可視化、管網監控等功能,依托云平臺實現多系統融合。
BIM/GIS+數字孿生:青島理工大學構建“BIM+GIS”三維實景消防平臺,實現設備位置可視化、火情聯動天網監控;云南開放大學“數字孿生校園”項目覆蓋消防管網管理,為應急決策提供空間數據支撐。
2、功能能力
智能預警與聯動控制:蕪湖職技的智能逃生門系統支持感煙探測、遠程控制、聲光報警等多重觸發機制;青島理工的AI消防大腦實現26個消防控制室、84個控制點的統一監測。
電子巡檢與運維管理:蘭州大學開發電子巡檢系統,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河西學院智慧消防項目要求60日內完成施工調試,強調運維效率。
數據分析與風險預判:遼寧開放大學“智慧校園數據治理”項目提出消防數據對接業務系統,支持隱患預填充報表;青島理工通過大數據分析消防設施狀態,生成火災風險熱力圖。
3、建設模式
政策合規性驅動:安徽省教育廳發布《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辦法》,強制要求蕪湖職技更換鋼質防火門;多校項目(如河西學院)預算公開,反映財政對消防改造的傾斜。
改造與新建并行:遼寧開放大學“蒲河校區消防改造”聚焦恢復老舊設施功能;云南開放大學將消防納入“智慧運營中心”一期,實現跨系統集成。
校企合作與技術外包:青島理工與校屬科發集團合作開發消防平臺;江蘇智來等企業為高校提供定制化5G安防解決方案。
三、典型案例
隨著校園安全防控體系智能化升級,全國多所高校通過專項投入,在消防設施改造、物聯網平臺集成及應急響應能力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以下六大代表性案例的技術實踐與創新成果(2025年):
江西理工大學——智慧消防與安防融合 投入規模:270萬元 核心建設:構建服務器集群驅動的智慧消防中樞,實現火災報警設備與安防監控系統深度聯動。 技術亮點:支持實時警情定位、設備狀態跟蹤及應急預案自動觸發,大幅提升校園綜合安全響應效率。
云南開放大學——數字孿生平臺集成 投入規模:269萬元 核心建設:打造“數字孿生校園”消防模塊,整合門禁、供電、環境監測等20余個子系統。 技術亮點:突破數據孤島,實現跨系統統一告警與協同處置,為大型校園提供全域安全管控樣板。
華東師范大學——雙維度防控升級 投入規模:消防平臺改造223萬元 + 宿舍用電監測50萬元 核心建設:兩校區100余棟建筑部署液位/壓力傳感器,動態監測消防設施運行狀態;宿舍電路集成電流異常預警模塊,精準阻斷電氣火災風險。 技術亮點:預防性維護與實時監控雙軌并行,建立“設備-用電”全鏈路防護網。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宿舍火災防控體系投入規模:172萬元 核心建設:宿舍樓全覆蓋獨立式感煙探測器,構建火災自動報警網絡。 技術亮點:報警信號直傳消防總控室,實現“探測-傳輸-響應”30秒閉環管理。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智能逃生系統改造 投入規模:120萬元 核心建設:更換教學樓鋼質防火門;宿舍通道升級智能逃生門系統。 技術亮點:支持感煙自動聯動、遠程分區控制,滿足安徽省消防新規(皖教安管[2024]1號)要求。
河南技師學院——場景化消防創新 投入規模:80萬元 核心建設:食堂部署0.8秒快速響應的油鍋滅火裝置;宿舍安裝智能電控系統,自動阻斷違規大功率電器。 技術亮點:聚焦高風險場景,以秒級響應技術破解廚房火災、違規用電等痛點問題。
四、解決方案
當傳統消防遇上物聯網、大數據與 AI,校園智慧消防建設發生了哪些變化?以下 7 個代表性項目濃縮為 “橫向測評”,可以找到建設中的亮點。
1、鄭州市經濟貿易學校 關鍵詞:4 分 28 秒極速撤離 場景:學生宿舍樓 亮點: “智能宿舍安全管理系統”一肩挑起煙霧監測、應急廣播、一鍵報警三大職能。 演練當天,1400 余名師生從觸發警報到操場集結僅 4 分 28 秒,首次跑通“智能預警—精準調度—多部門聯動”閉環。 學校已將通道巡查、設施維保納入系統日常巡檢,計劃每月分場景演練,形成常態化“智慧安防 + 實戰錘煉”雙軌機制。
2、特致珈(湖南第一師范舊址) 關鍵詞:零破壞守護 35 棟文保磚木樓 場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亮點: “1 平臺 + 10 系統”——NB-IoT 專網 + 3D 建模,17 類消防數據秒級匯聚。 AI 大模型推演火勢蔓延并智能規劃救援路徑;“1 分鐘預警、3 分鐘處置”寫進實戰 SOP。 無線煙感、AI 視頻火焰識別、消防水壓監測全套無線方案,解決古建無法布線的痛點。
3、特致珈(高校充電車棚) 關鍵詞:充電棚里的“安消一體化” 場景:電動自行車/汽車集中充電區 亮點: 智能空開 + 熱成像 + 無線煙感 + 自動滅火四件套,過載、短路、高溫即斷電。 平臺支持視頻聯動、隱患 APP 上報、周期報告自動生成,讓車棚管理像刷手機一樣簡單。 標準先行——方案對標國際、國家、行業及電動車充電樁規范,兼顧可擴展與開放性。
4、啦啦象(高校通用整體升級) 關鍵詞:信息孤島終結者 場景:多校區、多樓宇、多品牌舊設備 亮點: 用戶信息傳輸裝置把分散的火災報警主機全部上網,實現“人防 + 技防”融合。 智慧用電、電子標簽巡檢、大數據態勢分析一步到位,中國海洋大學已落地示范。 層層管控報警機制 + 培訓考試 + 維保監督,真正讓系統“有人用、有人管”。
5、天澤智聯(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關鍵詞:6 合 1 消控室,值班人員從 48 到 8 場景:500 畝校園、24 棟建筑 亮點: 基礎設施全面整改 + 6 個分散消控室合并為 1 個集中指揮中心,人力成本驟降。 消防物聯網 + 智慧云平臺,7×24 小時線上值守,已提前撲滅 1 起真實火情。 “保險兜底”機制——設施損壞與事故損失一站式賠付,徹底打消學校后顧之憂。
6、漢威科技 關鍵詞:一張三維圖,管好全校消防資產 場景:教學樓、宿舍、實驗室全覆蓋 亮點: WebGL 輕量化三維建模,消防設備位置、狀態、巡檢軌跡一屏可視。 電子標簽掃碼巡檢 + 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自動報修,杜絕“漏檢、過檢”。 風險評估算法每月輸出報告,為預算、整改、演練提供數據依據。
7、華消科技 關鍵詞:AI 視覺把隱患拍在起火前 場景:宿舍、食堂、實驗室、充電區、消防通道亮點: LoRa/4G/以太網三網融合,2000+ 點位全域監測;熱成像 + AI 視頻秒級識別火焰與通道占用。 人臉門禁聯動實驗室管控;充電區火點識別后自動觸發滅火裝置。 隱患巡查線上閉環,報警分級推送,實現“早發現、早處置、可追溯”。
五、盤點結語
目前,校園智慧消防解決方案大致的特點:技術路徑趨同,物聯網感知 + 云平臺 + AI 分析;落地亮點各異,根據場景、預算、歷史痛點差異化組合;最終目標一致,讓校園火災隱患止于萌芽,護航師生安全,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編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