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j-44444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成人免费福利视频-国产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行業資訊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2021年度消防行業對物聯網技術應用提出全新需求

2022-01-27 | 2235|

1.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報告:突發事件應對法擬全面修訂。近年來,突發事件應對管理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對突發事件應對管理工作帶來了新挑戰,亟待通過修改該法予以解決。此次主要從6個方面進行修改完善:理順突發事件應對管理工作領導和管理體制;暢通信息報送和發布渠道;完善應急保障制度;加強突發事件應對管理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作用,保障社會各主體合法權益。

2.消防法執法檢查報告指出:消防形勢總體平穩,消防能力大幅提升。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春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檢查消防法實施情況。“十三五”期間,我國火災亡人數、傷人數同比下降0.7%、0.2%,重大火災起數及亡人數同比下降38.1%、32.3%;各級消防救援機構檢查社會單位4000萬余家,督改火災隱患5800萬余處,臨時查封64.6萬余家,責令停產停業、停止使用和施工42.3萬余家。

3.9月1日起,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正式施行。此次安全生產法一個大的亮點就是將“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寫入法律。關于部門職責的劃分,在安全生產法中政府安全監管有兩類部門,一類是應急管理部門,一類是其他行業領域主管部門,稱之為有關部門。

4.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關于消防和安全,《計劃》中主要涉及兩點:一是在民生消費領域中明確提出,要推廣消防預警等感知終端的部署,加強個人隱私保護、數據安全和安全監管,推進樓宇和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建設。二是在強化安全支撐保障方面,要求加快物聯網安全監測、預警分析和應對處置技術手段建設,提升感知終端、網絡、數據及系統的安全保障水平。

5.建設平安中國,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安委會組織編寫和印發了《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公共安全風險監測方面,消防安全排在首位,主要監測對象為社會單位消防設施、消防物聯網監測設備的實時數據。針對聯網的大型商業綜合體、超高層建筑等火災高危單位,實時獲取建筑消防設施運行狀態、火災自動報警等數據。

6.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其中提到關于消防標準的內容有:(十九)加強公共安全標準化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實施公共安全標準化筑底工程,完善社會治安、刑事執法、反恐處突、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標準,織密筑牢食品、藥品、農藥、糧食能源、水資源、生物、物資儲備、產品質量、特種設備、勞動防護、消防、礦山、建筑、網絡等領域安全標準網,提升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工程標準,加強重大工程和各類基礎設施的數據共享標準建設,提高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水平。加快推進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國家應急救援等領域標準建設,抓緊完善國家重大安全風險應急保障標準。構建多部門多區域多系統快速聯動、統一高效的公共安全標準化協同機制,推進重大標準制定實施。

7.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下發關于加強超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關于高層建筑消防安全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嚴格管控新建超高層建筑。各地相關部門審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設項目時,應征求同級消防救援機構意見,以確保與當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另一方面,強化既有超高層建筑安全管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強高層建筑消防救援需求相匹配的消防救援能力建設,按標準要求補建微型消防站。重視中后期的運行和維護。建立超高層建筑運行維護平臺,接入物聯網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并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連通。同時,具備條件的,應充分利用超高層建筑信息模型(BIM),完善運行維護平臺,與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加強對接。

8.工信部印發《“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關于應急與消防主要提及以下內容:一是全面提升應急通信保障水平。二是提升網絡安全應急處置水平方面。三是推進社會生活新型基礎設施部署,積極推動消防應急救援等典型場景的智能感知設施統籌布局和共建共享。四是推廣信息技術在消防監測預警上的創新應用。建設綜合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和應急資源數據庫,打造高效聯動的智慧應急體系。

9.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離不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關于城市安全和應急管理方面的大數據發展做出了相應規劃。
在城市安全大數據方面,《規劃》明確指出:建設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城市建設、交通、市政、高危行業領域等城市運行數據的有效匯聚,利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城市安全風險進行監控監測和預警,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水平。
在應急管理大數據方面,《規劃》中提出要:構建安全生產監測感知網絡,加大自然災害數據匯聚共享,加強災害現場數據獲取能力。建設完善災害風險普查、監測預警等應急管理大數據,發揮大數據在監測預警、監管執法、輔助決策、救援實戰和社會動員等方面作用,推廣數據監管、數據防災、數據核災等智能化應用模式,實現大數據與應急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應急管理現代化水平。

10.近年來全國燃氣爆炸事故頻發,圍繞當前制約燃氣安全突出問題,國務院安委會制定《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具體工作任務上,《整治方案》對10項問題進行嚴厲整治,涉及城市安全和應急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
一是城市安全方面,在建立城鎮燃氣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上加大試點探索力度,以18個試點城市為突破加快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先行實驗解決燃氣安全等突出問題,為國家層面系統解決燃氣安全突出問題提供支撐。
二是應急管理部等部門將負責嚴厲整治不按規定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等問題。對使用燃氣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餐飲經營場所、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聯合執法,對未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的單位進行相應處罰。
三是嚴厲整治燃氣經營單位應急預案不落實問題。燃氣經營單位不按要求配齊安全管理人員和搶修人員、沒有進行應急處置安全培訓教育、應急預案針對性不強、沒有進行定期應急演練、應急裝備物資配備和維修保養不到位等問題將進行重點排查。

1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在改革完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中,明確提出要“完善消防員工資福利政策” 。

12.為了加強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工作,預防和減少粉塵爆炸事故,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安全,應急管理部公布《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規定》。

13.應急管理部令(第7號)《社會消防技術服務管理規定》發布,11月9日開始施行。從內容來看,從業技術人員的數量要求明顯提高了,進一步加強了對技術服務的事中和事后的監管,技術服務機構可以在全國執業。

14.消防救援局印發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指南及檢查指引,全面加強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防范工作。

15.應急管理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文物建筑和博物館火災風險防范指南及檢查指引(試行),全面加強文物建筑和博物館火災防范工作。

16.為加強應急管理部門執法專業力量建設,應急管理部印發《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技術檢查員和社會監督工作規定(試行)》。

17.為進一步規范消防救援機構辦理行政案件程序及其配套法律文書,應急管理部制定了《消防救援機構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和《消防行政法律文書式樣》,自2021年11月9日起施行。

18.全國消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氣防火分技術委員會(SAC/TC113/SC15)召開了國家標準20203853-T-450《電氣火災監控綜合處置平臺通用技術條件》和國家標準20201952-Q-450《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第X部分:抑制諧波式電氣火災監控裝置》標準編制啟動會。

19.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探索建立城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包括消防等配套政策。

20.化工園區、危化品企業一直是安全生產關注的重點,應急管理部編制公布了《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建設指南(試行)》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建設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編輯/笑丁)


在線留言
我們會及時回復您的留言信息,您也可以撥打我們的客服熱線:0532-82181880
驗 證 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