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化工安全事故頻發,尤其是重特大事故重創了化工行業的整體發展。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62起、死亡81人,比2020年同期(80起、92人)分別下降22.5%和12%,但是發生6起較大事故,比去年和2019年同期均增加3起。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業安全發展理念不牢、法治意識不強、安全基礎薄弱、本質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缺失等突出問題,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那么,此類存在安全風險隱患的這類企業應如何防范事故呢?
青島峻海物聯科技專家認為,要想智慧化防范化工安全事故必須遵循以下方法論:首先,數據要上得來,數據上不來談不上智慧化;第二,數據上來后如何把數據進行科學管理、處理和應用,這需要平臺化思維和平臺化能力做支撐;第三,需要運用科學的算法、模型,對化工行業的基底有深入的研究,才可能把數據挖掘出來形成價值,進而賦能化工企業各方面的管理;第四,打造智慧化工運營管理新模式不能“一刀切”,因為不同規模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一樣,智慧化工平臺的建設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打造企業運營管理新模式的承載體和能力體。
青島峻海物聯科技基于應急管理信息化現狀和行業痛點,以提升應急處置和決策管理水平為終極目標,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挖掘、多元統計分析等技術,自主開發出了“應急管理綜合指揮調度平臺”,該平臺將應急管理領域各類數據傳感器、業務系統等接入網絡,形成“網絡中心、邏輯一體”的虛擬“資源池”,支撐實現基礎設施統一調度、信息資源融合共享、應急業務智能應用。
“應急管理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可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各類化工安全事故的發生,特色優勢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強化監督管理,提高整體防控水平。“監督管理應用各子系統”包括行政許可、行政執法、日常監管、信用管理、考核巡查、掛牌督辦、安全生產動態考核、安全生產培訓考試等功能,“資源池”可滿足應急管理對危險化學品、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冶金、有色、建材、商貿等工礦商貿領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以及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等業務需求,強化監督管理能力,做到底數清楚、業務流程清晰規范、管理依法合規,提升整體防控水平。
二是聚焦監測預警,提升隱患排查能力。“監測預警子系統”包括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和重大風險隱患排查三大功能功能,可結合化工企業實際情況,對自然災害、重大安全生產風險、多災種和災害鏈等風險進行識別,利用風險態勢感知模型,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損害進行風險態勢評定和風險等級劃分。
三是注重協同聯動,實現一體化指揮調度。“應急指揮調度子系統”以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等技術為支撐,突出應急信息全面匯聚、快速展現、上傳下達、協同會商、專題研判、指揮調度和輔助決策等支撐能力,建立反應靈敏、協同聯動、高效調度、科學決策的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實現化工企業應急救援的智能化、扁平化和一體化指揮作戰。
在應急管理部統籌建設突發事件接報、救援資源調度等子系統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個體指揮救援業務的需要,又新增了值班值守、綜合分析展示、協同會商、指揮調度、信息發布、數字化預案管理和培訓演練等功能。
四是全面態勢感知,推進輔助決策優化。“決策支持子系統”可通過匯聚監測預警、監督管理、指揮救援等數據,進行風險監測預警的全面態勢感知,結合大數據分析挖掘和人工智能進行輔助分析,進行災害事故綜合研判,并通過閉環反饋逐步進行決策優化,為領導提供輔助決策支撐。
五是“人”“技”合一,實現防消一體化。“智慧消防子系統”通過“人防”與“技防”兩個抓手,來提高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在“人防”方面,通過在消防設備上粘貼RFID電子標簽,賦予設備以電子身份,消防安全巡查人員只需要每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定崗定責掃碼,即可記錄巡查時間、巡查人員和巡查內容等,保證每日巡查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解決了“不愿查”和“不會查”的問題,可幫助各方厘清責任,有效的降低因設備設施損壞或逃生通道被占壓等問題造成的火災安全隱患。
在“技防”方面,平臺結合GIS電子地圖對化工企業進行網格化管理,通過物聯網技術手段對建筑消防用水、電氣(電流、電壓、剩余電流和溫度)、獨立煙感、可燃氣體、火災自動聯網報警和可視化設備進行實時監測,一旦有數據超出了系統預設報警值,用戶手機端和監管部門的電腦端在第一時間就會收到預警信息,可輕松實現從“人為監管”向“智能監控”轉變,增強對重點部位的管控能力,把可能發生的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六是綜合防控一張圖,讓隱患無處遁形。“危化品園區監管子系統”可通過“一張圖”隨時查看危化品園區全方位實時數據,同時借助物聯網感知設備,可實現24小時監測其化學氣體濃度、空氣質量、電氣、液壓、液位、氣壓、濕度、溫度、風向、風速等數據,根據既定的數據模型,計算分析后,生成實時狀態評估報告,進而督促企業進行整改。
化工企業可根據不同場所需求,加裝熱成像、危化品泄漏、火焰識別和人員行為偵測等影像偵測設備,可實時采集重大危險源部位的監控圖像、監測數據和重大危險源基礎信息,為處置安全生產突發事件和應急救援提供有效信息支持。
當發生事故進行搶險救災指揮調度時,接警人員可針對事故類型選擇相關部門以及人員進行任務派發,系統自動推送提醒,相關人員收到信息后前往現場進行處置,指揮人員可根據實時氣象數據、現場視頻畫面、應急處置流程對現場進行科學部署。
未來,峻海物聯將持續加大在應急管理領域的技術投入,通過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合作,整合優質服務資源,為政府部門和化工企業提供更優質的物聯網安全服務,真正實現智慧化工、惠及民生。